產品分類
詳細信息
八方井教化學堂,將元碼思維教化引入基礎教育之中,引導孩子自覺正心修身, 培養孩子的貴族精神。八方井多維教化青少年班是以人倫思維、元碼思維、創造性思維為核心,個性化針對青少年的成長困擾、行為習慣、學習方式而特設置的思維訓練,關注青少年及親子關系的思維教化。
“氽”、“汆”和“糴”字形十分相近,又不常用,所以極容易混淆。其中的“氽”和“汆”簡直像雙胞胎那樣難以分辨。不過,如果懂得它們都是會意字,認真分析一下它們的“成字原理”,也就不難辨清了。
“氽”字念 tǔn ,上面是“人”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是人浮在水上。“人浮在水上”是漂浮的一種情況,所以“氽”的本義是“漂浮”,如木板在水上“氽”、“氽上來了”。又引申為“用油炸”(因為油炸食品時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),如“氽油條'、“氽蝦片”、“油氽饅頭”、“油氽花生米”。
“汆”字念 cuān 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水”,合起來表示“(把東西)放入(沸)水中”。“汆”字的常用義是一種“烹調方法,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,”如“汆湯”、“汆丸子”“汆黃瓜片”。
“糴”念 dí ,,上面是“入”,下面是“米”,合起來就是買進米。“米”可借代糧食,所以“糴”泛指“買進(糧食)”,如“糴米”、“糴麥子”。跟“糴”相對的“糶” tiào ,則是“賣出(糧食)”。
最后,讓我們把上面的辨析編成口訣,以便記憶:人( rén )浮水上讀作 tǔn ,入( rù )水煮炸念作 cuān ,出米為 tiào 入( rù )米( dí ),拆字會意不難判。
一祠八堂教化產業由字道元碼系統研習者賓子及其團隊發起,其遍布全國的部落公司為字道文化產業營運載體,以字道元碼思維為核心,以人才孵化和項目孵化為支柱,致力于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態空間。一祠八堂目前已在全國成立15個部落公司,2017年將在全國布局160個部落公司,以及布局40個創新實體文產項目公司。
郵箱:yicibatang@163.com
座機 023-88596240
地址 重慶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49號8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