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分類
詳細信息
品名:漲殼式中空注漿錨桿
型號:32*6
公稱直徑:32mm
公稱壁厚:6mm
公稱質量:3.85kg /m
材質:Q345
標準長度(m):2.5、3、3.5、4、4.5
螺紋規格:螺距8 mm~13mm,螺紋高度1.5 mm~2mm
配件:墊板、螺母、止漿塞、張殼式錨頭。
執行標準:TB/T3209-2008
技術要求:屈服力大于等于159kN 大于等于240kN,斷后伸長率21%。
用途:
1、操作簡單,使用方便,保證預應力施加能及時進行。
2、主動張拉,預應力可達50KN,并可實現適當的超張拉。
3、利用常規工具,單人即可控制。
4、通過中空桿體實現高壓注漿、通過滲透加固圍巖。
5、操作者全程控制,保證質量
施工技術指南
1、鉆孔成形并徹底清孔,為了使鉆孔直而鉆徑準確,請使用十字鉆頭鉆孔。
2、將安裝有漲殼錨頭的桿體插入孔的底部。
3、用專用工具用力預緊桿體,使漲殼錨頭在錨孔中充分漲開,施加力量直到扭不動為止。
4、注漿,施加預應力完后及時注漿,注漿質量是支護錨桿耐久性的關鍵。
注漿液:
1.注漿液的種類有水泥砂漿、水玻璃砂漿、水泥—水玻璃雙漿液等,本工藝采用水泥砂漿,其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;
2.宜采用中細砂,粒徑不應大于2.5mm,使用前應過篩;
3.砂漿配合比:砂灰比宜為0:1~1:1,水灰比宜為0.45~0.5:1;
4.砂漿應攪拌均勻,隨拌隨用。一次拌和的砂漿應在初凝前用完,并嚴防石塊、雜物混入。
使用:
用于邊墻或錨孔向下傾斜的部位時,應采用錨孔底出漿、錨孔口排氣的排氣注漿工藝,錨孔內的砂漿由里向外充盈,中空錨桿體兼進漿管用。
1.用于拱部或錨孔向上傾斜、且仰角大于30°的部位時,應采用錨孔口進漿、錨孔底排氣的排氣注漿工藝,錨孔內的砂漿由外向里充盈,砂漿由進漿管注入錨孔,中空錨桿體的中空內孔作排氣回漿管用,錨孔內的空氣從中空錨桿體的中空內孔排出,注漿完成后,應立即安裝堵頭。
2.進漿管及兼進漿管用中空錨桿體的內徑不應小于16mm。
3.進漿管露頭端應有螺紋或其它注漿連接裝置。
1.徑向加固:中空錨桿代替傳統砂漿錨桿用于徑向加固,可以徹底解決傳統砂漿錨桿施工工藝過程中注漿不飽滿,無法實現壓力注漿等諸多缺陷,確保工程質量。
2.邊坡加固:用中空錨桿加固不穩定邊坡,不但工藝簡單,成本低廉,而且施工方便快捷,效果顯著。
3.基坑支護:建筑物的基坑加固采用中空錨桿,不但工藝簡單,而且可實現壓力注漿,改良基坑圍巖條件。結構:中空錨桿由中空全螺紋桿體、錨頭、止漿塞、墊板、螺母等組成,它的每一個部件都是為了大限度地保證注漿時充填飽滿、密實,砂漿可以在高達數十公斤(具體參數以設計為準)在壓力作用下滲透進圍巖裂,并且可以方便地安裝墊板、螺母。
1.迅速初期支護,控制圍巖變形,保證圍巖穩定。
2.中空設計,使錨桿實現了注漿管的功能,避免了傳統施工工藝注漿管拔出時造成的砂漿流失。
3.注漿飽滿,并可實現壓力注漿,提高工程質量。
4.由于各配件的作用,桿體的居中性很好,砂漿可以將錨桿體全長包裹,避免了銹蝕的危險,達到長期支護的目的。
5.安裝方便,不需現場加工螺紋,就可方便地安設墊板、螺母。
6.結合配套的錨桿專用注漿泵和注漿工藝,是目前國內徹底解決了傳統錨固支護諸多問題的錨固體系。
注漿液:
1.注漿液的種類有水泥砂漿、水玻璃砂漿、水泥—水玻璃雙漿液等,本工藝采用水泥砂漿,其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;
2.宜采用中細砂,粒徑不應大于2.5mm,使用前應過篩;
3.砂漿配合比:砂灰比宜為0:1~1:1,水灰比宜為0.45~0.5:1;
4.砂漿應攪拌均勻,隨拌隨用。一次拌和的砂漿應在初凝前用完,并嚴防石
塊、雜物混入。
使用:
普通中空錨桿用于邊墻或錨孔向下傾斜的部位時,應采用錨孔底出漿、錨孔口排氣的排氣注漿工藝,錨孔內的砂漿由里向外充盈,中空錨桿體兼進漿管用。
1.普通中空錨桿用于拱部或錨孔向上傾斜、且仰角大于30°的部位時,應采用錨孔口進漿、錨孔底排氣的排氣注漿工藝,錨孔內的砂漿由外向里充盈,砂漿由進漿管注入錨孔,中空錨桿體的中空內孔作排氣回漿管用,錨孔內的空氣從中空錨桿體的中空內孔排出,注漿完成后,應立即安裝堵頭。
2.進漿管及兼進漿管用中空錨桿體的內徑不應小于16mm。
3.進漿管露頭端應有螺紋或其它注漿連接裝置。
4.中空錨桿體應有居中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