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分類
詳細信息
微波是頻率在300兆赫到300千兆赫的電磁波(波長1米-1毫米),通常用于電視、廣播、通訊技術中,而近代應用中又將它擴展出另一個分支,即把微波作為一種能量,在工農業上進行加熱、干燥;在化學工業中進行催化促進化學反應;激發等離子體等。家用微波爐的使用也日趨廣泛。由于電磁波的應用極為廣泛和普遍,為避免相互干擾,國際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對頻率的劃分作了具體的規定,我國目前用于工業加熱的頻率為915兆赫和2450兆赫。 微波加熱原理 介質材料由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組成,在電磁場作用下,這些極性分子從原來的隨機分布狀態轉向按照電場的極性排列取向。在高頻電磁作用下,這些取向按交變電磁場的變化而變化,這一過程致使分子的運動和相互磨擦從而產生熱量。此時交變電磁場的場能轉化為介質內的熱動能,使介質溫度不斷升高,這就是微波加熱的基本原理。 由此可見微波加熱是介質材料自身損耗電場能量而發熱,對于導電的金屬材料,電波不能透入內部而被反射,金屬材料不能吸收微波。介質材料,因其介質電常數εr和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gδ不同,在微波電磁場作用下效果也不一樣。 由極性分子所組成的物質,能較好的吸收微波,能被微波加熱的水分子是極性分子,是吸收微波較好的介質,所以含水的介質材料必定吸收微波。 另一類由非極性分子組成,它們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,這類物質有聚四氟乙烯、聚丙烯等塑料制品和玻璃、陶瓷等,它們能透過微波,而不吸收微波,這類材料可作為微波加熱用的容器或支承物,或做微波密封材料。